打折电话:18
O8928470
1867年筹议海防折
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为筹议海防事宜,特奏请旨。海防之重要,不言而喻,盖关乎国家安危。沿海各省,尤为关键。应设海防善后局,以资款办事。并令南北洋大臣,一体筹划,分别缓急,次第兴办。又言海军之事,责成水师提督,认真训练,以备不时之需。此外,还须联络沿海渔团,协同防御。总之,海防非一日之功,需经年累月,方能见效。朝廷若能以此为重,拨冗经费,专款专用,则海防必有成效,国家可保无虞。望皇上圣裁,批准所奏,以固海防,壮我中华。
1874年,李鸿章在《筹议海防折》
1874年,李鸿章在《筹议海防折》中提出了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主张。他认为,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和道德观念是维护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基础,而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则可用于加强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。他主张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,以强化国家海防,抵御外敌的侵略。
李鸿章的这一主张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一些人认为他的观点过于保守,无法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;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他的观点具有前瞻性,有助于中国赶上时代的步伐。无论如何,李鸿章的《筹议海防折》为中国近代的海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需了解更多内容,建议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或论文。
1867年筹议海防折
《1867年筹议海防折》是清朝两江总督曾国藩在1867年(同治六年)五月所上的一份关于海防的奏折。该折的内容主要涉及加强海防建设、保卫沿海地区安全以及增强军事力量的必要性。
以下是该折的部分原文及注释:
原文:
“……臣愚以为,欲自强,必先富国;欲富国,必先强兵。欲强兵,必先储材;欲储材,必先振兴商务。而更需修明政事,讲求实效,使天下治安,民安其业,国富兵强。……”
注释:
- “臣愚以为”表示这是作者的个人看法。
- “欲自强,必先富国”意味着要使国家强大,必须先让国家富裕。
- “欲富国,必先强兵”表示要使国家富裕,必须先加强军事力量。
- “欲强兵,必先储材”意味着要加强军事力量,必须先储备人才和物资。
- “欲储材,必先振兴商务”表示要储备人才和物资,必须先发展商业贸易。
- “而更需修明政事,讲求实效”表示除了上述方面外,还需要改进政治事务,讲究实际效果。
- “使天下治安,民安其业,国富兵强”是醉终目标,即实现国家的安定、人民的安居乐业、国家的富裕和军事力量的强大。
原文:
“……查沿海各省,自上海至吴淞口一带,皆以江为界,惟东海口则有崇明、宝山、镇洋、太仓、嘉定、南汇、川沙、奉贤、金山、青浦、上海等县,皆以海为田。近来长江门户洞开,中外商船往来,处处可通,或由上海至乍浦,经黄浦江以达杭州,或由上海至苏州,经太湖以达常州。此外更有苏州、杭州、宁波等处,皆为要隘。若不亟筹保卫之策,万一将来水陆兵力不敷分布,必致顾此失彼,此有隙可乘,彼有虚可投,全局皆为所扰,无可措手矣。”
注释:
- “沿海各省”指的是靠近海洋的各个省份。
- “自上海至吴淞口一带”描述了长江口附近的地理位置。
- “惟东海口则有崇明、宝山、镇洋、太仓、嘉定、南汇、川沙、奉贤、金山、青浦、上海等县”列举了沿海的重要县份。
- “近来长江门户洞开”表示长江的门户已经敞开,允许中外商船往来。
- “中外商船往来,处处可通”说明了商船可以自由往来于沿海各处。
- “或由上海至乍浦,经黄浦江以达杭州”等描述了通过水路到达不同地点的路线。
- “若不亟筹保卫之策”表示如果不迅速制定保卫策略,将会面临危险。
- “万一将来水陆兵力不敷分布”表示未来如果军事力量不足,将难以应对各种情况。
- “此有隙可乘,彼有虚可投”表示存在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弱点。
- “全局皆为所扰,无可措手矣”表示整个局面都将受到干扰,无法应对。
该折强调了海防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,并提出了加强海防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建议。
咨询热线:1808828470
1867年筹议海防折,1874年,李鸿章在《筹议海防折》此文由臻房小周编辑,转载请注明出处!
海洲广场房价 海洲广场适合养老吗 阳光椰风苑优势 信达南丽湖1号现房 御景鸿世纪雅居酒店式公寓 定安春阳花园电话 牧屿云天升值空间 粤泰香江丽景首付 定安联排别墅 长信·半岛美庐业主论坛